走孙权故里
走孙权故里

作者:林上军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次数:

“生子当如孙仲谋”,往往是对一个人高度的评价,这个孙仲谋就是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 ,孙权文韬武略,曾雄霸一方。其虽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但位于浙江杭州富阳的龙门古镇却是其祖居之地。

近期的一个周末下午,笔者驱车前往龙门古镇,一睹龙门遗韵。

一个地方,能称上“龙门”的,可谓凤毛麟角。此地名能与“龙”挂上钩,或许与孙权曾是吴国皇帝有关。但据传,这一名称还是东汉名士严子陵赋予的,当年他游历至此,见这里山脉奇秀、风水绝佳,逐脱口而出: “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

从镇街入口处一块介绍牌得知,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其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孙权后裔的最大聚居地,镇上居民90%姓孙,各房族依厅集居,十代同镇,被称为封建宗族聚族而居的活化石。

明清民国时期古厅堂40多座,古民居400余间,千年禅寺1座、古牌楼3座、古桥5座、古塔1幢,这便是龙门古镇的家底。

走进古镇,但见外围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虽夹杂现代建筑,但往里走,感觉古镇整体上保存尚完好。

抬眼四周,只见山峦苍翠,群峰环抱,午后的阳光照射于房舍旁的田埂上,凭添温润之气。

过桥,一条宽阔的街道展现眼前,两边有饭店、商店、宾馆等旅游景区该有的各色业态,因为淡季,人流稀少。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转弯进入古镇老街。老街显得有些狭小,越往里走,曲径通幽,两边有小吃店、饰品店、酿酒店、梨膏作坊等,还有羽毛球排销售店,不时出现古宅大门,内为参观的景点。古宅内一般都有画像、对联、简介。

不觉间见一石桥,桥下溪水盈盈。顺溪漫步,纵横的路条边,可通当地宗祠、砚池。

镇内廊房相连,曲巷相通,人行其中,不辨西东,有“千年迷宫”之誉,是江南地区保存完好的最大明清古建筑群落。

积善堂、世德堂、厚祉堂、保忠堂,百步厅、咸正堂、百花厅、子孙厅。随处可见的厅堂,因为时间关系,无法一一观瞻,但看了一些厅堂,感觉孙氏族群勤勉敬业、为官者大多清正廉洁。

在余荫堂(孙权第45世孙孙濡房下的议事厅),笔者看到了列出的七八十位孙氏清官名单。其中还写着孙濡的一个故事:明嘉靖年间选贡,孙濡被选任河南长葛县知县,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变卖家产救民于灾难之中。据传,因宦官向其索银,愤然辞官回乡,途经太湖被强盗截住,上船搜索一无所有,强盗感叹其两袖清风,特赠送太湖石一船并赠送“清史流芳”一匾。

至于孙权,据说为人节俭。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可见其爱惜民力。

首都建业原名秣陵,最初是一小县,因孙权定都建业并开凿运河而成为一流都市,后成为六朝的文化中心,现名南京。

走进承恩堂,笔者了解到,此为吴大帝第41世孙孙坤的儿子惟和公所建。孙坤,系明朝永乐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负责督造巨舰八十余艘,为郑和下西洋立下功劳,晋升为奉议大夫、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因积劳成疾卒于官朝。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明仁宗皇帝下旨“褒封三代”。惟和公为不忘先父之德,感念朝廷之恩,报朝廷恩准,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建造承恩堂,焚毁于清咸丰年间,“工部”牌楼尚存。清末民国初,后裔孙鼎源集资重建。

孙氏一门自古多豪杰,吴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经略台湾,成就一代霸业。上溯春秋时,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至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与龙门孙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龙门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铿锵的祭文声中跪拜的是每一个晚辈,屹立的是诸如“十八评事”孙祁,工部主事孙坤,长葛县令孙濡、“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巾帼英烈孙晓梅……这般动天地,泣鬼神的铮铮志士,他们构成是龙门有血有肉的历史。

在老街石桥附近,笔者走进巾帼英烈孙晓梅纪念馆,这里也是她的故居。对于这位烈士,我乃首次闻悉。

英雄者,国之干。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孙晓梅烈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37年,抗战爆发,她蒿目时艰,毅然告别家乡投笔从戎,徒步千里赴皖南参加新四军。

从此,她把个人的理想融进伟大的时代,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不畏环境险恶,辗转苏南敌后,纵横长江南北。

“在我认为最值得干的事,虽百死我亦不辞!”

1943年4月27日,孙晓梅奉命护送我党干部姚耐、李建模等同志北渡的任务。5月初的一天,在护送他们顺利到达长江北岸后,于当天半夜返回途中,在营房镇附近,不幸被驻龙潭日本宪兵队派出的特工人员抓获。

面对日寇的屠刀,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大业洒尽最后一滴热血。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气节和一名新四军女兵钢铁般的意志。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追认孙晓梅为革命烈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镇江烈士陵园、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都陈列着孙晓梅烈士的光辉事迹。

孙晓梅烈士纪念馆原设于龙门古镇诚德堂内。2014年,在孙晓梅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富阳市史志办和龙门镇政府决定修缮孙晓梅故居,并将纪念馆与故居合二为一。缅怀先贤、告慰英烈,牢记历史、传承遗志,是民族的良心和文化的信仰,是和平时期不可忘却的记忆。

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孙晓梅生前亲朋好友的纪念文章,看着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我愈发肃然起敬。英烈正气,为龙门增添红色之魂,赋予更加丰厚的文化涵义。

时近黄昏,古镇静谧。余兴未尽,遗憾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