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之声丨如何让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委员这样说→
发表时间:
2025-02-14 10:41:50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舟山市
发表时间:2025-02-14 10:41:50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舟山市
建真言、献良策、议报告、论未来,虽然已至大会尾声,但委员们的热情不减,一条条事关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真知灼见层出不穷。

2月13日9点,“政协之声”融媒直播2025两会特别节目第二期正式开播。这期的议题聚焦在了老百姓更熟悉、更关心的“菜篮子”。如何让海岛居民的餐桌更加丰盛、价格更加亲民?让我们共同聆听“委员好声音”。
控价提质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舟山市“降菜价”专项行动方案》《舟山市“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建立以山东寿光蔬菜集团为主体的国有批发市场,设立采购指挥调度中心,建立直供菜市,并进一步优化直供店、惠民店布局。

良政善策首看成效,对此,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维寅为听众做了详细介绍:全市30家“菜篮子”直供店蔬菜限价供应品种由42个增加至所有品种,均价低于农贸市场28.27%,对周边市场价格形成抑制作用。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去年10月底对舟山、杭州、宁波、温州、台州5个主要城市农贸市场价格尽调,舟山农产品整体价格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其中蔬菜价格在5个城市里最低。省发改委公布的价格数据同样显示,我市“菜篮子”商品价格在全省处于中下游区间。

“尤其是春节期间,全市‘菜篮子’产品供应量足类丰、质优价稳,这两年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趋势。”市政协委员、岱山县政协副主席俞赛飞同样认可“菜篮子”直供点在市场中发挥的抑价作用,她建议,直供点应加强菜品陈列策略,引入更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提升店面环境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努力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生鲜购物体验。
海岛保供亮实招
一直以来,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都困扰着我市偏远海岛地区。如何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价格实惠的新鲜菜品是各级政府的一道“必答题”。近三年来,我市将“菜篮子”工程实施重点放在推进偏远海岛“菜篮子”保供方面,以离岛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海岛配送机制,创新配送服务模式,畅通菜品流通渠道。
“比如市商贸集团、定海区联合为里钓岛、大小盘峙岛开展‘菜篮子’流动集市,为海岛居民提供了很大便利,群众拍手叫好。”叶维寅说道,“我市还通过强化政策资金配套、推进数字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基层运力保障、完善零售网络布点,持续完善‘菜篮子’海岛配送体系。2024年,全市已开展偏远海岛‘菜篮子’订单式配送服务1000余次,流动集市19次,总销售额360余万元,惠及海岛群众5万余人次。”
“各县区因地制宜推出了很多适合各海岛现状的具体办法,比如嵊泗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镇办国有企业运营、县菜篮子公司直营店运营等多种模式,除黄龙岛外全域基本实现同城同价,偏远海岛的老百姓切实得了实惠。”长期工作生活在岱山的俞赛飞,对于海岛保供体系的完善变迁更有切身体会。
一直以来,各级政协委员对海岛保供问题都十分关注的。在2024年岱山县十届政协三次会议上,委员提交了《关于更好地为海岛民生保供企业服务的建议》。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去年7月正式实施了《岱山县“菜篮子”车辆岛际车渡运输费优惠办法》,重点保障衢山、长涂两个海岛,为‘菜篮子’保供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摆渡,符合条件车辆可凭通行证给予减半收费的优惠通行,一方面保障了岛际民生物资运输畅通,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海岛商贸企业的运营成本。
未来发展更可期
根据《舟山市“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稳定有序、供应多元丰富、品质安全可靠、价格稳定可控的“菜篮子”产供销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对此,两位委员又有何思考和建议?
叶维寅表示,海岛“菜篮子”工程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内外结合,协同推进。“内”是全产业链推进海岛设施蔬菜发展,通过实施基地设施化建设、推进蔬菜品质优化、提升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以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本地蔬菜种植的扩面提质和相关企业农民的增产增收。“外”则是要加大“直采直发”力度,充分发挥山东寿光集团全国蔬菜合作基地优势,依托多渠道、多供应商的源头采购机制和价格比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甘肃、江苏、山东等)采购质优价廉的商品,切实加大国有蔬菜批发市场向经营户传导力度。
“我观察到本次市两会期间,还是有很多委员提交了与‘菜篮子’相关的提案。比如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促进舟山现代设施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围绕如何精准落实惠农政策、完善人力培引和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品牌建设和优化流通环节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俞赛飞说道,“每年都有不少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力求为海岛居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安全的‘菜篮子’产品。希望全市各级政协委员能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舟山‘菜篮子’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共同绘就千岛共富的美好蓝图。”
建真言、献良策、议报告、论未来,虽然已至大会尾声,但委员们的热情不减,一条条事关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真知灼见层出不穷。

2月13日9点,“政协之声”融媒直播2025两会特别节目第二期正式开播。这期的议题聚焦在了老百姓更熟悉、更关心的“菜篮子”。如何让海岛居民的餐桌更加丰盛、价格更加亲民?让我们共同聆听“委员好声音”。
控价提质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舟山市“降菜价”专项行动方案》《舟山市“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建立以山东寿光蔬菜集团为主体的国有批发市场,设立采购指挥调度中心,建立直供菜市,并进一步优化直供店、惠民店布局。

良政善策首看成效,对此,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维寅为听众做了详细介绍:全市30家“菜篮子”直供店蔬菜限价供应品种由42个增加至所有品种,均价低于农贸市场28.27%,对周边市场价格形成抑制作用。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去年10月底对舟山、杭州、宁波、温州、台州5个主要城市农贸市场价格尽调,舟山农产品整体价格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其中蔬菜价格在5个城市里最低。省发改委公布的价格数据同样显示,我市“菜篮子”商品价格在全省处于中下游区间。

“尤其是春节期间,全市‘菜篮子’产品供应量足类丰、质优价稳,这两年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趋势。”市政协委员、岱山县政协副主席俞赛飞同样认可“菜篮子”直供点在市场中发挥的抑价作用,她建议,直供点应加强菜品陈列策略,引入更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提升店面环境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努力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生鲜购物体验。
海岛保供亮实招
一直以来,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都困扰着我市偏远海岛地区。如何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价格实惠的新鲜菜品是各级政府的一道“必答题”。近三年来,我市将“菜篮子”工程实施重点放在推进偏远海岛“菜篮子”保供方面,以离岛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海岛配送机制,创新配送服务模式,畅通菜品流通渠道。
“比如市商贸集团、定海区联合为里钓岛、大小盘峙岛开展‘菜篮子’流动集市,为海岛居民提供了很大便利,群众拍手叫好。”叶维寅说道,“我市还通过强化政策资金配套、推进数字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基层运力保障、完善零售网络布点,持续完善‘菜篮子’海岛配送体系。2024年,全市已开展偏远海岛‘菜篮子’订单式配送服务1000余次,流动集市19次,总销售额360余万元,惠及海岛群众5万余人次。”
“各县区因地制宜推出了很多适合各海岛现状的具体办法,比如嵊泗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镇办国有企业运营、县菜篮子公司直营店运营等多种模式,除黄龙岛外全域基本实现同城同价,偏远海岛的老百姓切实得了实惠。”长期工作生活在岱山的俞赛飞,对于海岛保供体系的完善变迁更有切身体会。
一直以来,各级政协委员对海岛保供问题都十分关注的。在2024年岱山县十届政协三次会议上,委员提交了《关于更好地为海岛民生保供企业服务的建议》。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去年7月正式实施了《岱山县“菜篮子”车辆岛际车渡运输费优惠办法》,重点保障衢山、长涂两个海岛,为‘菜篮子’保供车辆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摆渡,符合条件车辆可凭通行证给予减半收费的优惠通行,一方面保障了岛际民生物资运输畅通,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海岛商贸企业的运营成本。
未来发展更可期
根据《舟山市“菜篮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到2026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稳定有序、供应多元丰富、品质安全可靠、价格稳定可控的“菜篮子”产供销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对此,两位委员又有何思考和建议?
叶维寅表示,海岛“菜篮子”工程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内外结合,协同推进。“内”是全产业链推进海岛设施蔬菜发展,通过实施基地设施化建设、推进蔬菜品质优化、提升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以及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本地蔬菜种植的扩面提质和相关企业农民的增产增收。“外”则是要加大“直采直发”力度,充分发挥山东寿光集团全国蔬菜合作基地优势,依托多渠道、多供应商的源头采购机制和价格比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云南、甘肃、江苏、山东等)采购质优价廉的商品,切实加大国有蔬菜批发市场向经营户传导力度。
“我观察到本次市两会期间,还是有很多委员提交了与‘菜篮子’相关的提案。比如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促进舟山现代设施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围绕如何精准落实惠农政策、完善人力培引和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品牌建设和优化流通环节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俞赛飞说道,“每年都有不少政协委员通过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力求为海岛居民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安全的‘菜篮子’产品。希望全市各级政协委员能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舟山‘菜篮子’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共同绘就千岛共富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