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舟山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
李振华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市委会发言
近年来,舟山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区块特色产业基础,加强创新布局规划;聚焦九大产业链,构建“一室多院”创新平台矩阵;聚焦产业链堵点难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产业现实需求,推动重大成果转化;聚焦创新生态优化,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但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为:
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不足。目前全市仅有东海实验室1家省实验室,国家级平台仅4个,全市在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先进地市有差距,难以吸引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领军型人才。
二是创新创业基础不够强。我市传统产业比例较高,新兴产业总量偏小,企业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有带动力、影响力的龙头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创业工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化的双创孵化器、加速器。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研究和成果产业化衔接不够紧密,尤其是基础研究和成果应用转化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高校、科研院所的文章、专利等成果较多,但转化率和转化水平不高,大部分还“束之高阁”,或者是未得到市场的认同,成果的供给和需求未充分匹配。
四是科技人才比较短缺。受城市能级、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科研人员队伍规模较小,特别是缺乏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尖端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为此,建议:
一、提速高端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以东海实验室为引领的“一室多院”平台体系,加速构建石化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完善“院校联盟-高端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加速平台-产业片区”的平台链,争取引进领军型、灵魂式科技人才,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
二、丰富产业创新场景
从海洋产业出发,聚焦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寻找产业链、创新链的结合点,精准定位产业提升的技术发展路径,布局设计以成果应用、产业化为导向的技术研发攻关场景,以丰富的场景和现实需求驱动创新活动,带动引进大院大所、创新创业项目等落地舟山。
三、深化成果转化改革
发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健全技术成果市场。探索建立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清单,支持并指导高校院所等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促进高校院所的存量成果与市场开展供需对接。
四、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举办产才融合的特色赛会,重点推出行业专场双创赛事,带动行业领域专家、人才来舟创新创业,争取吸引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有较好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落户舟山。培育产业特色创新创业园和孵化器,在综合性双创园区基础上,打造国际健康产业中心、金塘塑机螺杆科创园等科创孵化器,强化专业服务对产业创新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