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文旅新业态 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王文涛委员代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发言
创新打造文旅新业态是推进我市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在新文旅业态的引进和实践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在调研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城市能级制约,以本地人口基数为支撑的文旅项目难以实施。二是头部企业缺乏,全市文旅文创企业呈现小、散、弱状态,缺少产业集群核心支撑与载体。三是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以观光游为主的模式仍未改变。四是文旅资源市场化解构与重构不足,少文创作品(IP)、少可视化的场景。五是政策支持不够,缺少含金量高的扶持激励政策,对知名文旅企业、高端文旅人才吸引力不足。
为此,建议:
一、注重业态顶层设计,提升文旅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高点定位,顶层设计。主动应对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新趋势,创新思维,规划引领,培育一批有舟山标识度的文旅新业态,实现“文旅+”“+文旅”的全面发展,推进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二是深度挖掘舟山文化“灵韵”。建议借鉴“熊本熊”经验,推出特色鲜明、形象讨喜、简约易记的舟山文化标识或吉祥物,提升我市文旅产业文化软实力。结合海上影视基地建设,加大社交媒体平台推送宣传力度,讲好舟山故事。三是保持定力,做深做实。对于好项目既要有眼光更要有担当,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做下去,持之以恒做深做实做精。
二、注重沉浸式业态打造,激活潮酷时尚新场景
一是创新场景空间和互动体验方式,打造各大沉浸式体验场景,改善消费者感知体验。以长乔海洋文旅综合体为主体,打造海洋生物、海洋生活等体验场景;以“印象普陀”“东海音乐节”等品牌为引领,建设一批沉浸式剧场、舞台、音乐厅,举办海上戏剧节、合唱节、潮拍节等时尚节庆;支持新建的市美术馆、嵊泗黄家台遗址公园等探索“云展”“云游”等新模式,打造一批沉浸式文博展陈场景。二是高水平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如,整合沈家门渔港老街区与鲁家峙文化创意园,借鉴“渔人码头”“长安十二时辰”等创建经验,引导全市非遗文化项目、文化雅集、演艺活动集中进驻,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三是高水平打造“美食+”产业新业态。借鉴日本筑地市场、悉尼海鲜市场、卑尔根海鲜集市经营模式,在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打响远洋(进口)生鲜海产品品牌,打造“一手海鲜”新体验场景。四是高水平打造海上运动业态。以建设国家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山—海—沙”三大特色系列赛事体系,建设一批沙滩、水上休闲等运动赛事基地。五是高水平打造亲子游业态。在“跳岛游”的基础上,推出海礁、两兄弟屿海疆边界游、暑期星座游、蓝眼泪追逐游。六是高水平打造乡村康养旅游业态。重点开发海上牧场、海水浴场、海钓基地、海上冲浪、海上攀岩等康养产品。
三、注重专项政策扶持,激发文旅新业态发展活力
一是鼓励新场景新技术研发应用。探索建立文旅消费监测系统,提升文旅新业态策源力和创新力。支持企业开展场景创新,鼓励申建未来场景实验室。支持高新区、科创园区、创客空间等培育和招引文旅新业态研发企业,支持文旅企业加强新技术转化应用。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旅投企业开展文旅新业态创新研究,支持设立研究机构和创新俱乐部。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促进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中小微文旅新业态阶梯式成长。三是加强项目招引和创业人才引培。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文旅新业态示范项目、消费场景择优给予补助和奖励。完善适合文创、旅游等产业人才的发展政策,引进或培育具有较强策源能力的文旅新业态创新团队。推荐示范项目、领军企业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人员享受人才引进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