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系统培养 擦亮“舟有优学”教育品牌
发表时间: 2024-02-05 13:47:43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舟山市委员会

李莹梅委员代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既顺应时代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又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是舟山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中小学阶段面临学生外流,特别是优质生源的外流现象要引起充分重视,我们应勇担使命,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为此,建议:

一、统一思想,营造拔尖创新人才系统培养的良好舆论氛围

中小学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中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有关部门要主动有为,切实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责任扛在肩上。一是全力提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实的政策、财力和智力支持;二是协助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体系,进一步提升对海岛教育的信心。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公众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正确认识。在社区教育中,依托“父母学堂”“家长学校”,强化引导,进一步丰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土壤,形成全社会支撑体系。

二、试点先行,拓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途径

试点构建跨区域、跨领域、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共育体系,遵循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小中大贯通式培养路径,发挥贯通式培养的累积优势效应。要向内挖潜,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基地校,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建设,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定向培养和过程扶助;要向下衔接,充分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创新学段衔接机制,开展创新人才前置培养;要向上对接,借力强基计划、领军计划、英才计划、卓越计划、攀登计划等,加强资源对接和平台孵化,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升格培养;要向外连接,推进试点学校和其他学校联动,调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优化载体,统一步调,开展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同解决苗子甄别选拔与衔接培养难题,共同开辟苗子识别、选拔、培育的绿色通道。

三、因材施教,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遴选机制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具有特殊成长规律。一般来说,越早发现、越早培养,越能成大才、担大任,要练好拔尖创新人才的“童子功”。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积极的选拔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多阶段甄选有天赋、有志趣、有潜力的优秀学子,让每个有潜能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能获得充分优质的教育条件,经过系统性的选拔与相应的培养,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探索突破小升初、初升高机制,在条件适合的区域开展试点,允许试点学校以科学的方式选拔高潜能学生,加强更具针对性的培养。

四、多措并举,培育和稳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师资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必须依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要做好“引、培、用、留”四篇文章。一是多方式引才,广开贤路,慎选良师。二是大力度育才,拓宽学校用人、选人渠道,修学教研,精育名师。三是全方位用才,优绩厚酬,以科学的评价引领实践,成就教师。四是多举措留才,用心用情,温暖教师。要全面整合人才资源,打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师资壁垒,造就人才互通、资源共享的良好育人生态。对超常儿童的培养也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满足超常儿童特殊的心理发展和咨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