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养老体系便捷化、多样化、智慧化 有力推进“老有康养”体系建设
发表时间: 2024-02-05 13:43:1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舟山市委员会

方涛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发言

“老有康养”优享工程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举措。截止2022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30.5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2.06%,老年人口比例高居全省第一。针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市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还是存在瓶颈:一是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和民办养老机构“高空床率”的供需矛盾突出。二是海岛和乡村留守老人的医养问题突出,敬老院的布局、设施、环境落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养结合不够。三是养老护理人员普遍缺乏,层次较低。全市机构养老护工50周岁以上年龄超84%,40周岁以下仅占0.17%,大中专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占比不到8%。四是政府监管不够,各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物资供应等有较大的差距。

构建便捷化、多样化、智慧化的养老体系,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切实有力推进“老有康养”,是目前重要的民生大事。为此建议:

一、顶层设计,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强化政府主导,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海岛地域特点和不同层次老人的需求,统筹人力、财力和物资保障,协调好各个环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行分级管理,从基本服务到高品质养老分成若干等级,对管理、设施、环境、收费等设置相应标准,采取由民政部门完全管理、合作管理和机构自主管理等模式,满足不同经济能力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合理布局,争取多方力量来办养老机构

根据不同区域人口结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科学调整公办养老机构布局,适当增加市区公办养老机构,加快海岛敬老院改造升级,征集海岛空置房屋,建设公办小型养老服务中心,解决海岛偏远渔农村留守老人的医养问题。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有针对性地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于孤寡老人、低保特困老人实行集中托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慈善机构和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发挥民办养老机构的作用,建议整合部分私营医院改建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发挥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提供全托养老及临时托管服务。

三、多管齐下,加快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安宁疗护人员培养

推进在舟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养老护工人员培训,提高护工的数量和质量,鼓励退休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建议民政部门增加免费培训班次,扩大培训范围,定向培养海岛渔农村护工,就地培训,当地就业。加强与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合作,作为养老护工服务人员的补充力量。

四、融合发展,持续打通医养结合关口

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强老年医学诊疗、老年康复能力、安宁疗护病房建设,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诊治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病科。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建立老年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友善服务。

五、信息赋能,推进养老服务便捷化、智能化

充分利用现有健康、养老等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利用AI智能等技术,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开展远程监控、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构建和整合“互联网+护理”网络,提供操作便捷的专业化护理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