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手语讲解普及 让听障群体“看见声音”
刘娜委员代表民建市工委发言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注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创新无障碍生活环境,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截止2023年10月,我市有持证残疾人36840人,其中听力障碍者675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5.61%。听障人士一般肢体健全、智力正常,能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手语作为听障群体的语言,能帮助听障群体消除沟通障碍,走出无声“孤岛”,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生活。近年来,我市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为主线,不断完善助残服务体系,提升助残服务品质,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市的手语翻译职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专业化程度低。市本级及各县(区)残联配备兼职持证手语翻译仅1—2名,特殊学校等均未配备专业的手语老师,听力障碍人士的无障碍交流环境亟需改善。
一是手语行业受关注度不足。目前手语翻译作为听力障碍者与正常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尚未得到相关部门和全社会应有的重视。我市专业手语老师除少数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外,其余均通过手语培训机构产生,而目前我市手语教育培训力量又非常薄弱。
二是手语环境还未真正普及。除数量稀缺的持证手语翻译和手语老师外,我市还有部分志愿者接受了手语培训。但这类培训大多属于基础入门类,仅掌握几个简单的词语或短句,且因未深入到听障人群中去实践,本不纯熟的手语技能很快会遗忘。目前,社会上懂手语会手语的基本为听障人士的身边人,如家属、听力言语残疾人群中等级较轻的人士,导致听障人士日常交流只能集中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难以真正融入社会。
三是对听障人士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听障人士除与残联产生关系外,难免也会与公检法、医院、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等各类机构产生交集。目前,全市专业部门配备手语翻译力量几近于零。无论是医护人员向听障人士询问病情或介绍治疗方案,还是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与听障人士问需沟通,或是公检法办案人员涉及到的专业术语解释,双方均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不仅费时费力,且易激化不良情绪,给服务听障人士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为此,建议:
一、推进我市实施手语翻译职业化
建议市级相关部门着力推动优化手语社会环境,探索将手语翻译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评范围,并按工作岗位职称等级对手语翻译岗位进行职业补贴,尤其是专业部门的手语翻译岗位。同时,要大力推广社会化手语翻译志愿者培训,完善各县(区)手语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培训机制,将手语培训经费纳入当地残联部门或者职业培训部门专项经费,为手语翻译培训工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实行社会手语翻译分级服务
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将手语翻译分为初级(社会化志愿培训)和中、高级(专业持证)不同类别,规范不同等级手语翻译师的从业范围。如对通过“短期强化培训+残疾人基地实习”获得初级手语翻译证书的人员,可以优先从事志愿窗口、服务窗口等职业;对通过高等院校专业学习或多轮社会考试严格培养的中高级手语翻译人员,可以优先从事医院、法庭等重要专业场所的手语翻译工作。
三、推广数字化信息无障碍应用
建议通过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共享的机制,以“互联网+即时在线翻译”的方式,持续深化、优化、细化我市残疾人生活工作无障碍环境。充分考虑人口服务半径、基层社会治理、城区功能定位、便民办事服务、商业综合体等情况下,在社区服务大厅、商场总服务台、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残疾人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公共旅游景点等点位安装配置在线手语翻译公共服务平台终端,为听障人士提供宣传推广、线上交流、政策咨询、旅游贴士等暖心服务,着力解决听力障碍者因为语言障碍无法平等共享公共服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