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建议
陈康翔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市委会发言
自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市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积极向上争取国际海事服务政策,稳步推进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建设,迭代完善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保税燃料加注业务创新突破,海事服务产业联动发展,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研究利用规则能力有待提升。对“海事特别服务区”研究仍停留在浅层,相关部门围绕海事特别服务区监管制度创新缺少集成化系统性的制度研究,导致设立海事特别服务区仍停留在研究论证阶段。在争取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免签证政策时,对在多大范围多长时间之内实行换班免签离境更有利于海事服务拉伸,研究不够深入。
二是海事服务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仍在建设之中,有关土地使用权尚未获取,部分地块在作规划调整,整个园区定位和差异化发展路径不够清晰,海事服务企业招引和产业集聚尚未形成规模。海事服务专业锚位缺乏,相较新加坡30个专业海事服务锚地,我市仅有5个加注锚地,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此外,锚地的气象、通讯、岸上超视距设备等现有设施无法满足监管需要,影响海事服务现场作业要求。
三是高端海事服务要素有待提升。目前,舟山片区海事服务局限于物料供应、船舶修理、保税燃料加注等传统服务,外轮供应缺少优质供应商且长期处于低水平竞争中,服务层次不高。国际化高层次的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缺少高端服务产品、平台和人才,成为制约海事服务基地长远发展的短板。
四是沟通协调协作机制有待提升。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涉及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部省属在舟有关单位等多条线多部门,工作任务存在交叉重合,各条线各部门横向联系和纵向争取仍须进一步加强。部级系统数据回流难度大,需要进一步向上争取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国家移民局等部委的支持。
为此,建议:
一、强化先行先试创新突破
要运用好改革创新失误免责制度,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规则,就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事项先行先试,在数字化监管、保税燃料加注、江海联运服务等国际海事服务政策方面探索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事特别服务区。
二、强化要素保障积聚动能
要加快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二期建设,大力度推进一体化监管中心建设仓库改造等相关附属配套工程,加大相关企业招引力度,推动海事服务业集聚发展。要合理布局加快专业海事服务锚地建设,改造提升气象、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优化完善海事服务电商平台,为拓展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强化深入谋划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舟山的区位、港口、政策等优势,宽视野、大格局谋划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在继续做大燃料、物料供应和船舶修理等传统海事服务基础上,推动高端海事服务要素集聚,提升海事服务能级和品质。要拓展船舶代理、货物代理、船舶交易等航运服务功能,集聚船舶管理、交易、信息、保险、仲裁、海损理算等国际航运现代服务产业。要大力发展海事金融、法律、仲裁等高端衍生服务业,支持设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推动健全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引进境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和高端法律服务人才,提升国际海事服务水平。
四、强化沟通联动高效协同
要完善海关、海事、边防检查、金融监管等部门协调机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通过“例会推、专班干”方式推动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各项任务加速推进。要完善综合监管体系,推进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功能贯通,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整合监管信息资源,实现监管数据共享。要积极向上争取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试点、新型燃料加注、国际船舶船员换班等政策加快落地,支持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