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第四、六、七届市政协委员,第八届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普陀区总支部主委,普陀区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2005年届中增补为四届市政协委员起,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向市政协提交有关大会发言、提案数量达70余件,其中得到市领导批示的1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并被采纳的60余件,其中被全国政协录用的1件、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件、得到市领导批示5件;被评为市政协七届优秀委员,先后6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委员、4次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还曾在“我为新区建设建言献策”活动中获一等奖。
回望近20年的履职经历,有太多回忆值得分享和珍藏。在此提笔分享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建言故事。
2017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我从普陀区红十字会转岗到普陀区民政局。虽不具体分管养老服务工作,但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养老事业,在深入基层调研时留心相关内容,了解老年群体服务需求。在2018年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养老服务多元发展的建议》的个人提案。2018年下半年在农工党市委会市委委员领衔的课题报送中,我把长护险作为自己领衔的调研课题进行申报,通过赴上海市长宁区、静安区、岱山县(我市试点县区)等考察调研,了解各地长护险开展情况,并深入普陀区部分镇(街道、管委会)和养老机构,倾听专业人士和老年群体及家人对长护险的需求,撰写了《关于加快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一文,并在2019年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进行大会口头发言,具有前瞻性的发言内容得到新闻媒体和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在此次大会上我还提交了《探索多元融合化居家养老服务 助力幸福舟山建设的建议》的个人提案。
养老服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的民生关切所在。2019年2月,我在普陀区民政局分管养老服务工作,有更多机会了解和接触这一领域,深层次分析和掌握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短板和努力方向,并立足普陀实际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文化氛围打造、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实施专业护理评估、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成效多方联合评估等一系列举措。
2019年10月,我从普陀区民政局转岗到普陀区政协,工作岗位虽然调整,但我还是做到人离心未离,一直把为助力高品质养老发声视作市政协常委的重要职责,持续关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19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在我市试点实施,当时我作为分管领导曾参与了一些工作。2020年该项目作为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得以全面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曾出现一些问题。我以项目实施为切入口,坚持从不同角度持续关注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服务等养老服务领域相关内容,在2021年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广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建议》的个人提案,在2023年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家门口养老幸福指数的建议》的个人提案,在2024年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适老化改造工作的建议》的个人提案。此外,2023年7月28日,在十三届省政协第四次民生协商论坛上,我作为舟山2名政协委员代表之一作了《立足山海实际 聚力服务短板 为幸福养老增砖添瓦》的发言,为高品质做好海岛养老积极发声。
回眸过往美好的履职经历,我深感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始终坚持保持履职热情,坚持关注熟悉领域,立足专业人士角度积极为民履职,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委员职责,无愧于政协委员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