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昌国两书院
南宋昌国两书院

作者:孙和军  发布时间:2022-04-26   浏览次数:

南宋时,地处海岛的昌国县(今舟山市)先后创办了两座书院——虹桥书院和翁洲书院。

1

虹桥书院,在昌国县城西七里,今定海区盐仓街道虹桥村剑锋山东南麓。此书院为余天锡所建,余天锡何方人士?

余天锡(1180—1241)家住定海甬东,是古代舟山的第一高官,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历任临安、婺州、福州知府,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封奉化郡公。余天锡于绍定三年(1230)创办虹桥书院,促进了昌国崇学兴教之风的形成。书院专收贫寒子弟入学,还特别邀请大陆名儒,教授乡里学子,并诏后世学者。

它是舟山历史上第一座书院。这让这个名字,宛如一棵遗落在山一程水一程、且溢满沉香味的杏花,它古旧而沉默地绽放,在昌国的某个角落重新被发现被拾掇。

这座书院为什么叫虹桥?因其东南面的田野上有座古虹桥?有关吗?一定有关。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是这样记载虹桥的,“去州北十里,枕大溪形如卧虹。”城西七里,指的是昌国西城门至虹桥;去洲十里,指的是昌国州州治至虹桥,实际上两者是个差不多的距离。如果剑峰山书院因桥而名,说明古虹桥早在书院之前即已有了名气,足以承担起与这个朝廷大员相匹配的名与位。

2

清《昌国典咏》里有朱绪曾的一首虹桥诗:

曾闻少海择村童,学舍离离蔓草中。

饮涧长虹宛如昨,连蜷谁复辨雌雄?

古人喻天子为大海,太子比少海。首句是说余天锡奉命在村童中找来一个皇族平民赵与莒,后来成了宋理宗赵昀。宋元野史《东南纪闻》卷二载,赵昀1205年正月初五降生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当夜,客居在此的余天锡见外面红光烛天,似烧起熊熊大火。急奔至失火处,却无浓烟烈焰,只见荣王府大门敞开,灯烛明亮。天锡进门问是何事,荣文恭王回答说:“适生小儿。”天锡料想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就进入室内观望,只闻异香馥郁,恍惚间瞥见有两名童子举着青盖保护着小孩。后来的故事,想想皆可知,小孩成了宋理宗。

明张岱的《夜航船》又为传奇增添了一笔:1221年,余天锡回乡准备乡试,坐船途径绍兴西门外河,竟卧梦二龙负舟,起而视之,见二小儿在船舷边游泳。一问才知是赵宋宗室,即少年理宗(赵与莒,1224年后赐名赵昀)与弟赵与芮。后遇大雨,在同船僧人的引荐下,天锡避雨赵与莒的外公全保长家,又见到了兄弟俩。

这就是野史特意为余天锡缔造的他与宋理宗之间的缘份!

虽然明天启和清康熙年间的虹桥书院遗址尚在山麓之中。但映入朱绪曾眼眸内的是离离凄凉萧瑟破败的院舍。既见不到虹桥的雄姿,也辨不清连卷的是虹是霓是雄是雌?虹霓一起出现,一雄一雌,霓是虹的反映。

余天锡不但为创建虹桥书院捐过俸银,后来书院的修建,也是在他的关注和援助下进行的。宋嘉熙元年(1237)余桂上任昌国知县伊始,余天锡就委托余桂对七年前创建的虹桥书院实施修葺。

3

与余天锡同榜进士、同乡兼同僚,后来同为南宋参知政事的应㒡创建了舟山历史上最长久的古代书院——翁洲书院。朱绪曾在《昌国典咏》里同样写到了翁洲书院:

圣度申夭绘燕居,人谈白鹿洞中书。

端平御墨珍元代,博士门墙劫火余。

第一句说到了宋理宗的帝王气度。引用《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通宴居,就是闲居,平常的家居生活。孔子的燕居像,看起来“申申”(宽舒大方)“夭夭”(面色和悦)。是说创办翁洲书院的主人日子过得很舒展很愉悦。这也是翁洲书院的礼殿称“燕居堂”的缘故。第二句讲翁洲书院是昌国版的白鹿洞书院。第三句“端平御墨”指的就是宋理宗御题的“翁洲”两字,到了元代更成书院之珍。第四句“博士门墙”可指书院的创办者一门博士学者,也可指书院,产生博士生的书院门墙在明初遭遇了战火。

翁洲书院,创办于南宋淳祐九年(1249),位于昌国州治所之西北角镇鳌山麓,也是应㒡和叔父应傃读书过的自家的书房,今定海建国路与环城北路交汇的舟嵊小学一带。

应㒡族孙应奎翁在《重修翁洲书院记》说,翁洲书院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知尊孔子之道,廓其求闻清净寂灭之念,而求夫六籍之学。”为此“书院之设,於是不无助於圣教。”除了遵孔敬儒,还要开阔胸怀接纳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教的涅槃寂灭之说。六籍,乃《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也。

应㒡(?-1255),字之道,自号葺芷。少年时代,即以聪慧和悟性闻名乡里,加以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子、史、集、百家传记,无不研读,可谓一个饱学宿儒。宋嘉定十六年(1123)登进士第,初任临江军教授,不久后升迁太学博士秘书郎、起居舍人兼代兵、吏两部侍郎,兼直学士掌内制。左宰相兼枢密使郑清之奏请宋理宗任应㒡为内相,理宗疑虑。一晚,突召应㒡入宫,命即拟诏5道,四更拟毕,理宗始信其才。次日便授应㒡翰林学士兼中书舍人。淳佑八年(1248)授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淳佑九年(1249),正式拜应㒡为参知政事,并封临海郡侯。应㒡后来上书辞官,求归故乡读书。

4

应㒡回到了家乡,为自己的余生亮出了最生动的归隐姿势。他看到海岛的学宫无法满足求学者的需要。便出资在自家旧居开设翁洲书院。宝佑三年(1255)宋理宗御书“翁洲书院”赐给应㒡。

翁洲书院名噪一时,御笔钦赐无疑是一种不凡的规格和档次,成为求学者心灵向往的地方,也吸引了内陆的很多学子。鄞诗人陈著《送儿沆赴昌国学录》就倾吐了对应㒡的仰慕:

吾闻翁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壁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从来只有海岛学子送到内陆去读书的道理,哪有人文底蕴绝对浓于海岛的宁波这样的内陆地区,反将学子送来昌国读书的道理?这一反常态显示了翁洲书院的名声和创办者应㒡的威望。诗中第一句就写到了翁洲书院,第二句是引用了孔子学生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策略,兵后弦歌,指的是经历过战乱后书院的读书声。黄公、茹侯都是指古代昌国的贤达,芷翁指应㒡,诗人赞美应㒡的器业(品质高尚、才能出色)可与书圣王羲之的词章比美。

翁洲书院沿袭了应㒡的学风、人品与官格,就像一种精神力量,延续到了元代,直至1387年朱元璋一纸“海禁令”,邑民内迁,书院废弃。清全祖望《翁洲书院记》载:“以倭难,废昌国隶定海(镇海),书院亦圮。”前后历经130多年,堪称舟山举办历史最长久的书院。

弦歌奏起,海岛人文的种子开始孕育、萌芽。教化隆洽,风俗澄清。舟山历史上第一个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时期,奇迹般地涌现。舟山城乡之间君子尚礼,庸庶敦庞,书院之功,盖莫大焉。

据光绪《定海厅志》载,从宋绍熙四年(1193)至咸淳九年(1273)80年中,人口不多的昌国县就有33人考中进士。父子、叔侄、兄弟同登科第的喜事连连传来,成为舟山这个海岛地区文人才子间的佳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