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丨推动数字化改革数字赋能城市智能
两会聚焦丨推动数字化改革数字赋能城市智能

作者:徐祝君 王菲   发布时间:2021-02-04   浏览次数:

数字经济将引领着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大潮,正在成为各地竞相争夺的制高点。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指出,要推动数字化改革,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城乡生产生活全面融合,创造具有未来感的数字城市新体验。今年市两会上,聚焦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城市大脑、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献策。   

【现状】   

全省90个县(区)排名 舟山“领头羊”仅排在36位   全省90个县(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普陀区虽是我市的“领头羊”,但也仅排在36位。   这是市政协委员陈红调研的结果。正是这个结果,让她更感到舟山发展数字经济迫在眉睫。   

调研中,陈红发现我市存在数字产业基础较薄弱、平台集聚能力不足、对外来数字化创业创新团队的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同时,城市治理数字化和要素支持也有待于提升,尤其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数字化等工作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管理职能交叉。   

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市政协委员吴建国也一直在关注。在吴建国看来,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但目前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推进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许多部门将建设任务外包给一些企业,导致建设碎片化、数据共享不到位,同时由于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缺少相互支持、协同,导致很多公共类服务存在审批效率低、周期长、易出错的状况。   数字经济是系统工作,在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看来,大数据共享、建设智慧城市,能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服务和群众获得感。但目前的现实状况不尽如人意,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还存在平台边界不清、数据共享不足、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   

对此,市政协委员刘习渊深有同感,认为舟山存在“三缺”现状,即缺数据、缺算仓、缺展台,海量行业数据无法掌握,服务全市的算法仓库未能建成,能够充分展示舟山全貌资源、全域业务的平台还未形成。   

【建议】   

打造舟山特色城市大脑数 字赋能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   

面对现状,舟山在数字化改革上如何干?参会的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提高思想认识,注重规划引领是首要。 ”在陈红看来,首先要真正认识到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竞争力带来的深层次含义。其次要科学谋划,规划好区域数字经济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和开发时序。   

陈红建议,当前舟山还要聚焦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数字化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综合集成,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强化要素支撑,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支持。   

政府数字化转型如何干?吴建国认为,要加快构建政务大平台大系统,建立能够覆盖全域、统一接入的政务大数据中心,深化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和权力运行平台建设。同时,他还提出要深化大数据整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确保政府数据安全保障。   

如何运用大数据共享更好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认为,可以构建城市管理“一张网”、建立共享数据“一个库”、打造运行态势“一块屏”、实现便民应用“一站式”。   

“在管理体系上,可以落实‘大城管’治理格局,厘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整合全市城市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小区(村)四级单位城市管理网格数据资源,实现一网精细管理。”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认为,除了“一张网”外,“一个库”则是要综合城市各个领域相关部门数据,“一块屏”则是运用数据可视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与执法的精准性,“一站式”则是指开发统一的智慧舟山APP、小程序,融交通、旅游、卫生、教育、住房、社区等领域的智能APP应用于一体,为公众提供全面的便携式、智能化服务。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要依托城市大脑建设。市政协委员刘习渊认为,一定要建设具有舟山特色的“智慧政府”城市大脑平台。   

“可以创建全国首个市级‘智云大脑’成长型有机平台,邀请第三方专业运营,实现智慧化、云端化、会呼吸成长的舟山特色有机大脑。 ”刘习渊建议,还可以构建舟山市“云端”资源超市,进一步梳理政府部门内、跨部门流程资源,破改重塑服务流程、融合汇聚海量资源,通过数据交互、接口提取、数据录入等多元化手段,逐步实现数据融通,形成舟山“城市大脑”。他还建议构建“全域汇聚、三层叠加”舟山市大数据驾驶舱,实现舟山全量资源、行业专题资源、服务资源全域汇聚,便于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