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国定:无私奉献的乡村书法家
柴国定:无私奉献的乡村书法家

作者:翁源昌  发布时间:2020-03-30   浏览次数:

普陀区展茅街道柴家走马楼,是海岛舟山一大古名宅。三百余年,从古宅走出了一代代柴家人,他们儒雅和善,恪守族规,为十里八乡所敬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柴国定,就是一个老走马楼人,他铭记族规家训,身体力行,嘉言善行广为传播。

展茅柴氏于明万历末年自宁波鄞县柴家桥迁来,至今在展茅已繁衍十六七代。现年75岁的柴国定老师是柴氏第二十代世孙,“文”字辈,宗四房后裔。

柴氏自定居鄞县起,先祖科甲蝉联,朱紫盈门,始祖柴荣为浙西制置使,二世祖柴渊、柴洪,并仕明州都目,三世祖柴孟春为潞府长史,四世祖柴延可封御史,以后各代皆有仕宦,如十世祖柴应宾,为福宁州知州,十一世祖柴庚元,为翰林院孔目;十二世祖柴茂栋,为明朝都司。科举方面,有明正德庚午年(1510)经元(乡试第二名至第五名)丁丑进士柴经,还有不少举人,如十五世祖柴思召,清康熙甲午(1664)举人,十七世祖,展茅柴家柴懋三,为清道光庚子(1840)武举人,柴国定的高祖父柴存模为武生(武秀才)。

柴国定说,他们家几代人都以崇先敬祖、重学尊教、勤俭持家作为生活的准则,他自有记忆起,在家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父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勤读书”。对于家里祖辈留传下来的东西中,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走马楼厢房楼梯头一侧板壁上贴的两张褪了色的红纸。一张红纸上写着是太公太婆等上几代先祖的生辰和祭祀时间,另一张红纸上写的是“善若水,宽待人;崇诗书,勤为本”十二字祖训。虽然这两张红纸早已没有痕迹了,但已经深深印在柴国定心里,化为行动。七十多年来,他自己不仅谨遵祖训,还时时教育子女要不忘先祖教诲,凝聚氏族血脉亲情,传承先贤良言懿行。

1962年,柴国定中学毕业后,开始在村里生产队做工,还担当了记账、广播宣传、黑板报编写等任务。1964年,柴家村办了耕读小学,经村里推荐,中学毕业的柴国定当了“孩子王”,上午在在耕读小学教书育人,下午在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从此就扎根于乡村学校中,从耕读小学到后来的展茅中学,从20岁一直干到60岁。

柴国定说,他挚爱于教师职业,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村里乡亲看重他,希望他能够一心一意教育好他们的子女。那时候,像他高中学历的农村青年非常少,好多单位都向他抛出过“橄榄枝”,但他从没动心过。第二个原因就是祖父、父亲身上浓厚的乡土情结对他的影响。

四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柴国定讲过语文,上过物理,而美术书法课教学一直没脱离过。每天教学之余,他总是抽休息时间练习书法,书法是他一生的挚爱。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没有钱购买纸墨,柴国定就在墙砖上练字,每块墙砖写一个字,每天要写十几字。这一段在墙砖上练毛笔字的经历,虽然已过去了六十多年,对柴国定来说,如在昨天似的,他现在的书法创作水平,与小时候打下的扎实基本功有重要关系。

几十年的不断磨练,柴国定的书法水平越来越精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草书创作风格。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柴国定有不少书画作品在省、市展出,其中三幅作品分别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届“浙江省书法村作品联展”中展出,并入编“浙江省书法村作品联展作品集”。

“善若水,宽待人;崇诗书,勤为本”的祖训对柴国定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学生时,他勤奋上进,勤俭节约,品学兼优;做老师时,他爱生如子,教学上一丝不苟。对待乡里乡亲,他有求必应,无私奉献;对待公益事业,他把助人为乐当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深得社会各界赞誉。

1957年,柴国定考入普陀中学读初中,当时展茅地区有三四千人口,考入普陀中学的只有七人。他非常珍惜能够进入普陀中学读书的机会,对政府提供的每月8元助学金,他是尽可能省出一点用来购买生活用品。那时候,从展茅到沈家门路途遥远,要翻过三座山,单趟路上就得近三个小时,为了省下几毛钱,他三年初中时间里只有七次坐公交车回家。

对待自己生活,柴国定是能省就省,从不奢侈浪费。对待他人所求,他是尽力而为,从不推脱,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有一年,展茅一个偏僻小村有户农家儿子要结婚,上门来请他写几幅婚联。他精心选择内容,写了好几幅婚联放在家里,可那户农家一直没来拿。眼看第二天就是那户人家儿子结婚之日,柴国定想,可能是他们比较忙没工夫来拿,于是当天晚上就给他们送去。送到以后,天气突变,雷雨阵阵,等雨止到家已是半夜。

2005年,柴国定办理了退休手续,他原本以为自己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不适应退休生活,会有失落感,可没想到一退休忙乎的不得了。大家都知道柴老师退休了,家里头写写画画的事都来请他帮忙,街道社区有什么公益活动,也都来邀请他去参加,到现场为大家写几副字,尤其是红五月、金秋十月、过大年等这些重大时节,写对联,写春联,柴老师是忙得不亦乐乎。

在他的影响下,展茅地区原来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也经常到柴国定家里来,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切磋,进行毛笔书法创作。2006年,展茅街道文化中心负责人对柴国定说,现在整个舟山农村里喜欢写字人中还没有一个组织,展茅也有不少人喜欢写字,是否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柴国定一口答应,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书法爱好者一起成立了“展茅沙井社区书法艺术社”,这是舟山农村第一家农民书法艺术团队,成为展茅地区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高书法水平的一个文化平台。书法艺术社成员从开始的五六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人,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书法作品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海岛走向全国。

柴国定的走马楼家不仅是书法爱好者的天地,还是读书人的世界。他家里有一间屋专门作为“农家书屋”,多次受到市区文化部门表扬,还被评为三星级书屋。2011年,舟山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授予柴国定“舟山市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2015年2月,柴国定入选“普陀好人榜”。2017年,柴国定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人”。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时候,柴国定特意写了一首诗,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金秋桂月映旗红,江山万里披彩虹,喜看国泰民意顺,神州频传凯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