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有可为
舟山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有可为

作者:曲乐军  发布时间:2020-12-10   浏览次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总书记2018年9月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讲话中提到“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体现了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舟山全面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舟山农村人口占总户籍人口数近一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很多舟山人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些年,围绕渔农村产业发展、渔农民收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我们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舟山乡村振兴,海阔天空、大有可为。

一、多包容,让人才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强支撑

振兴之道,在于得人。人才振兴是基础,是破解舟山乡村老龄化、空巢化并存难题的关键。央视新闻《小康时代新青年》讲述的“山村鸡司令”90后小伙尚育康的故事,能给我们一点启发。尚育康曾是留守儿童,经历城市打拼后回家乡养鸡。初中毕业的尚育康用一个“巧”字摸索新型养鸡致富路,通过做直播、拍养鸡趣味视频、配合表演,积累粉丝47万,拓宽销路,在政府帮助下,尚育康成立养殖合作社,统一发放鸡苗给当地贫困户,再把养大的鸡高于市场价回收,带动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在舟山乡村创业创新,尤其是让舟山年轻人返乡创业,能在家门口赚钱,干出一番事业,还能常伴父母身边家人团圆,值得思索。在对专业和技术要求不降低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学历、户籍、地域等“门槛”,多点包容、鼓励、支持,能调动更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动力。就如农业项目需“看天吃饭”,无法用一般标准框定,其实“乡村人才”也未必有统一标准可以全面定义。乡村人才的落脚点应在与本地乡村振兴需求的无缝对接上。无论是新型职业农民理念,还是农民也能评职称成为“土专家”,都是接地气的,目的是让农民有获得感更有成就感,有好收入更要被尊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原生态,让本土特色成为舟山乡村振兴的活名片

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更具辨识度和持久的吸引力。浙江宁波镇海十七房村在今年国庆假期结束后,依然延续着假期般的热闹,古老的十七房村焕发新生机,酿酒、冻米糖等当地老手艺受热捧,很多游客每年都会自己开车去买,“老刘冻米糖”生意火爆,每年能卖出上千斤冻米糖。

舟山不缺古村落、老手艺这些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或许我们更缺的是如何更好地挖掘整合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正如习总书记说的,“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对于舟山乡村振兴而言,每一个村都是一个发力点,每一个村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如果村村都套用同一种发展模式肯定不行,挖掘乡村原汁原味的特色,资源整合,提升优化,就像小小的“冻米糖”也能成为点亮一个村的活名片。乡村振兴需要资金投入,却不是搞大拆大建,保护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挖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海岛元素,可以撬动舟山乡村经济飞速发展,助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海岛实践样板。

三、“乡村+”,让叠加效应成为搞活农村经济的加速器。

“乡村+”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挖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习总书记提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放开搞活农村经济,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搞活农村经济,不仅需要“乡村+”,更需要的是头脑风暴、思路创新,与时俱进拓宽“乡村+”发展理念。比如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乡村+旅游”撬动“周末经济”,通过桃花节、橙花节、采摘节等系列乡村节会的举办,把纯农业种植转变为农旅富民经济增长点。又比如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乡村+文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文创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从空心村变成网红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乎为0增至2019年的1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比项目开展时增长了3倍。

目前,舟山“乡村+”的发展非常需要让网络电商向乡村纵深发展,不论是乡村与旅游、文创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还是“乡村+网络电商”本身的发展需求,都需要推动电商、快递业的“触角”向乡村延伸。电商、快递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将为舟山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助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