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裕委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政协人”
吴常裕委员: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政协人”

作者:陈静 丁翊伦  发布时间:2020-12-10   浏览次数:

近日,定海区政协委员、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常裕获评浙江省“最美政协人”。

疫情期间,他在疫情高发区连续奋战49天,和战友们累计经管新冠肺炎患者1282人,累计治愈出院1067人,检测核酸标本2680人次、肺CT检查2200余次。回顾数月前的援鄂经历,吴常裕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自豪,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和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舟山战“疫”,舍小家顾大家

记者:疫情发生后,作为医务人员,工作量应该是平时的数倍吧?

吴常裕:是的。舟山从1月20日开始响应疫情,我所在的急诊科负责急诊、发热门诊、120急救……120急救车辆还要转运疑似病人、标本等,全体医务人员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我除了参加疫情防控会议,及时落实会议要求及防控部署,还要主持科内日常抢救工作、抢救任务。

记者:就是在最忙的时候,女儿发生了意外?

吴常裕:年三十中午,吃完饭给她洗脸,忽然发现孩子嘴角有个血泡,嘴巴内侧也有一个血泡,我虽然不是儿科医生,但还是懂一点医学常识,随即发现孩子的小腿上也都是红色细点状的出血点。当时很害怕,真的很害怕,立刻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她的血小板数量仅一万,正常人的血小板一般是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这说明皮肤上的出血点和嘴角的血泡已经是体内自发性出血。

记者:当时不仅医院需要你,家庭也需要你。

吴常裕:我是一名医生,也是爸爸,但当时整个疫情情况严峻,我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急诊科,妻子也是医务人员,当时也非常忙。我非常感谢院领导,当时儿科专家、血液科专家等一起会诊,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医者仁心,毅然赴鄂支援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前往武汉的?

吴常裕:我记得非常清楚,2月9日凌晨1时11分,接到了医院领导电话,征询我是否愿意参加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因为是凌晨,人还没有完全清醒,愣了一下,但是马上回过神来,起床准备出征。其实我并不是当时的最佳人选,但医院既然选择了我,作为一名医生,我责无旁贷。妻子帮忙准备行李时,说了一句“你放心,家里有我”。这句话对我来说就像一颗定心丸。

记者:到了武汉,当地是什么样的情景?

吴常裕:二月的武汉,寒意尚未褪去,沿街店铺、商场全部关闭,街道马路空无一人,整个城市基本处于静默状态,感觉眼前看到的似乎是电影的某个画面,有一种不真实感,但马上你就意识到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疫情中武汉的真实状态。

记者:到了当地马上开始工作了吗?

吴常裕:先经过多次严格的防护培训后,医疗队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我们是第三批援鄂的医务人员,一开始负责黄陂方舱医院。刚刚开舱,就接收了160多个病人。一开始舱内只有三四名医生,后来病人实在太多,连调休的医生都来增援。虽然方舱医院内的病人危重程度不明显,但在如此短时间内涌进这么多病人,病人希望得到治疗与医生想尽快医治病人的急迫心情都非常强烈。从检查报告、症状感觉、到吃饭吃药,当时所有医务人员真的是连轴转,工作量是平常的数倍,但是每一位医生都尽心尽责,无论是病情还是生活上、心理上,详细掌握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和他们沟通交流,也是给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

记者:我们通过众多报道看到,方舱医院的工作非常繁重,现在还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吴常裕:方舱医院当时实行6小时工作制,但实际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6小时。当时的医疗用品非常紧缺,医务人员为了节省防护服,大部分都是兜着尿不湿进病房。一个班头下来,从里到外浑身都湿透,连护目镜上也都是水珠。出舱后还有层层防护处置,等回到酒店基本上已是晚上10点。到达酒店后,还需再次进行消毒,全部结束后差不多夜里11点多。成人使用尿不湿其实非常不舒服,所以后来有些医务人员为了不用尿不湿就不吃东西,但是这样容易发生意外,例如低钾、低血糖,后来我们在进舱前稍微垫点肚子,水还是不敢喝。印象中,我曾经连续1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记者:在方舱医院,因为亲人无法探视,病人和医护的关系是不是和平常有所不同?

吴常裕:多了家人的感觉。在方舱医院,患者对你百分百的信任,救治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他对你那份感恩的心,这种感觉很好。医患之间的信任感成为动力,医生查房,病人都会向我们鞠躬,我们也回敬他们。有一名患者,我发现他一整天没有吃方舱医院统一提供的餐食,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名回族患者,后来及时调整了他的食谱,他对我们非常感谢。不止病人,还有我们下榻的酒店工作人员,看到我们都会主动打招呼、鞠躬,离开武汉时的场景确实非常感人,那是整个武汉对医务人员的感恩。

援鄂经历,将终生铭记

记者:这次的援鄂经历,肯定有非常多的感动。

吴常裕:回顾近50天的援鄂经历,感动的事情非常多,在去武汉的飞机上,机组人员饱含深情的鼓励还回荡在耳边,让你体会到什么是众志成城;当地政府及酒店全心全意为医疗队提供保障的努力犹在眼前,让你处处感受到武汉人民感恩的心。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武汉人民对战胜疫情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正是来自于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省市对于武汉全力的支援和保障,我们的祖国真的很强大,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合医疗资源,建起方舱医院。当然,还有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种完全的信任给了医护人员更大动力,促使我们全情投入,更好完成援鄂医疗工作。

记者:女儿的病情当时比较危急,在武汉时一定也非常牵挂家人。

吴常裕:每一位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都牵挂家人。女儿的病情之后逐渐好转,儿子感觉长大蛮多。在武汉的第一周,我基本上每天会和家人电话视频,一家人围在镜头前,每次轮到儿子说话,他就独自跑到房间,一边讲一边哭,“爸爸,你去武汉后我每天都哭,每天都失眠,一天到晚干什么也不知道,读书、做作业的心思也没有了”。我很感谢两个孩子的老师,她们上门慰问、辅导,给儿子做心理疏导。我回来之后,发现儿子改变很大,生活上更自立,学习上更主动,成长了很多。

记者:这次援鄂经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吴常裕:在那里,你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战士,即使疲乏到极致,依然有一个信念,援鄂经历是我这么多年工作中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整个人的境界高了一层。

参政议政,建诤言义不容辞

记者:从医二十余年,我们看到你经常参加偏远海岛、农村义诊,诠释一位医卫界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吴常裕: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管多少岁,只要在急诊科岗位上,在政协大家庭中,我都将只争朝夕,奔走一线参与义诊社会服务。

记者:平时除了治疗患者,你还非常关注舟山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吴常裕:从事多年院前急救工作,我尤其关注急救方面的内容。急救在平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急救站点设置不均衡、硬件投入保障欠缺、经费人员不足……这次疫情,我更是看到了急救的重要性,后来撰写相关的提案,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急救方面加大财政投入、适当政策倾斜、探索院前急救新模式,努力提高我市院前急救水平,同时呼吁社会公众关注院前急救机制的完善,逐步提高人财物三方面水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