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康委员:用医者仁心诠释履职担当
方国康委员:用医者仁心诠释履职担当

作者:陈静  发布时间:2018-09-27   浏览次数:

不久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今年是中国医疗援非55周年,据了解,自1963年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成立以来,我国已先后派遣援外医疗队员数万人次。浙江省医疗援外始于1968年,援外50年来,共派出医疗人员1123人次。

舟山市政协委员、舟山医院设备管理中心负责人方国康曾是其中一员,2012年8月,他主动申请成为援中非医疗队员。回想起6年前的援非经历,他仍觉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来到陌生的国度 新奇过后发现艰苦出乎意料

中非共和国属于全球极度贫困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卫生防疫体系薄弱,传染病肆虐,疟疾、霍乱、艾滋病等十分常见。受战乱影响,当地医院时常处于半停滞瘫痪状态,医疗物资极度匮乏。

“初入非洲是新鲜、好奇的,接着就发现困难比想象的多得太多。”方国康说,去非洲之前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真实地看到当地情景,连呼吸中也满是那种焚烧的垃圾气味,感觉还是很震惊。此外,街路边还随处可见挎着枪的武装人员。

他们工作的医院,是中国全资援建的中非首都班吉友谊医院,也是中非最大的医院,建筑外观算是很不错了,据说仅次于大使馆。医疗队的驻地是医院内的一个独立小院,在所有中资机构也算里挺漂亮了。方国康和队员们每人一间宿舍,设施简陋但还齐全,还有窗式空调,但晚上睡觉必须关掉,因为压缩机噪声太响。

因为药械和生活物资到货慢,海运需要两个月,方国康和其他援非的医务人员初到中非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特别艰苦。

“来中非后发现,简单的满足就会让人开心许久。连续多天停水后,突然短暂来水,听着哗哗的流水声会让人如此快乐。”他告诉记者,班吉的自来水有时候不但不能饮用,甚至连洗手都成问题,只能去买瓶装水、桶装水解决生活所需,但是水很贵,一桶水比国内贵几倍,洗澡很奢侈。

“这里市政基础设施很差,停水停电是常态,电压也不稳。突然停电或电压骤升导致队员们的电脑、手机充电器接连报废。”他说,网络三天两头上不去,或者一天数次、数十次的断续,有时候好不容易上线和国内亲友聊着QQ,突然就断掉了,要传输一张照片需老半天,好比蜗牛爬的速度。

在当地,蔬菜、水果都是“奢侈品”。他们到后就自己在医院的空地上种了点蔬菜,也算是自给自足了。

即使在条件如此艰苦的非洲,方国康依旧不忘精神世界的建设。除了必备的衣物,他在仅有的行李限额中带上了可可·香奈儿的经典黑白张贴画,贴在非洲宿舍的墙壁上,他喜欢那种无与伦比的黑白配色。除此以外,还在移动硬盘中塞了大量红学研究专著,《红楼梦》陪他度过了非洲的炎热。

拍10张片 远比这儿拍100张还累

在班吉友谊医院,方国康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给病人拍摄放射影片诊断疾病,比起国内的日常接诊量,中非的病人数量不多。方国康每天的病人也就十多个。但是,在那里拍10张片子远比舟山拍100张片子还要累人。

舟山拍片全是电子自动化,操控台上手指点点就可以了。中非的医疗设备非常落后,拍片要医生自己一张一张地去装好胶片,再帮黑人摆好位置,拍片完成后,还得自己拿胶片到暗房里冲洗,再吹干,然后拿到办公室阅片诊断。这期间,还得时刻留意,因为胶片可能随时会被偷走。

而机房、暗房和办公室很奇怪地分散在院子的几个点,这样,从办公室到暗房机房,医生要在露天倒腾好几回,完成一次摄片至少需要20分钟,在30多摄氏度的大热天里,没有空调,来来去去,总是大汗淋漓。

放射科只有两台老式X光机。拍一张胸片大约4500西非法郎,约合人民币四五十元,但绝大多数黑人拍不起,中非公职人员的月收入也就1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胶片也算得上是很值钱的东西。

班吉友谊医院有300张病床,当地正式医务人员只有20余名,加上中国医疗队14名医生。住院病人不多。病房里除了铁床和几个柜子,没有其他设施。陪护的家属晚上全部是露天睡在医院的草地上。因为医疗条件实在太落后,中国医疗队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尽力开展各项诊疗和手术。

“中华神针”在非洲相当吃香

在中非,从总统到平民百姓,对中医都很认可。

当地流行一句话,“中国医生看不好的病,也就不用看了。”当地群众很贫困,看病是一件奢侈的事。有时,一些病痛难耐的患者来看病,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只能无奈地先回家了。因为他们要回去筹钱,有钱了才能来买药治疗。于是,费用不高、副作用少、操作方便的中国针灸,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追捧,被称为“中华神针”。

方国康说,每天一大早,针灸科门口的水泥凳上就坐满了前来就诊的当地病人,既有古稀老人,也有年幼的孩子。当时普陀区中医院针推科的戎永华是第二次援非,不管是在马里,还是在中非,他神奇的针灸技术总会在当地大显身手。“中医在非洲,很吃香!”

“在中非,针灸的‘神威’不但普通人知道,连总理、国民议会议长、中非首富都点名要戎永华做私人保健医生。”方国康说,中非总统(方国康援非期间为中非共和国总理)原来的职业是班吉大学教授。他曾来过浙江杭州,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中医,尤其是针灸,可以说他对中国针灸推拿上了瘾。他再忙,每周总会腾出时间,请戎永华医师上门为他针推保健。在为祖国医学感到骄傲的同时,方国康也为同事在异国的付出点赞。

中国同胞的“健康守护神”

由于中非卫生防御体系的缺失,传染病包括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中非是疟疾高发地区,在这里人们得疟疾就像得感冒一样普通,他们这支医疗队到达那里短短几个月,就有10名队员陆续染上疟疾。

得了疟疾也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防治重型恶性脑疟至关重要。他们经常听到当地中资机构人员说,在非洲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因为这里缺医少药,一生病,找不到可靠的看病地方,就非常紧张。自从医疗队来了后,他们心里踏实多了,中国医疗队是他们心目中的“健康守护神”。

当时方国康印象特别深,有一位来自温州的女士,几次得了疟疾都来医疗队找我们治疗。后来她因为有理发手艺,成了我们医疗队员的义务理发师,她说:“在国外,看到同胞就像是看到亲人,给亲人理发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个城市,贫穷但依然顽强

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一个情景让方国康印象极深。“我曾看到班吉大学的大学生们,夜里学校没有电,总是跑到我们医院内的路灯下看书,一大群学生就着昏暗灯光安静坐在地上看书,全神贯注,现场鸦雀无声。这个地区,虽贫困却依然有顽强的底色。”他告诉记者,非洲人的平均寿命不高,但是生育率很高,一个家庭七八个孩子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非洲孩子都很可爱,医疗队员们常会准备一些饼干糖果送给孩子们。

“确实挺怀念那段援非经历,除了那里的人和事,还有非洲壮美的景色。 ”方国康说,那年国庆假期,他们去参观了中非的博亚利大瀑布,“当时汽车一路开过去,一百多公里的路两旁,除了分布些零散的村落,都是一人多高的非洲茅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我们中途停在一处高地,观望四周,领略了真正的非洲原野风光,阳光下远至天际线的森林莽莽苍苍,一望无际,宁静原始,壮丽无比,透着异样的美。博亚利瀑布雨季里水很大,老远距离就听得到轰鸣声,瀑布落差约有百米,分上下两级。看宽阔的水面截断倾泻而下,气势磅礴,奔腾着蜿蜒远去,极目原野是如此的壮阔,神秘。”他说,这种景观令他终身难忘。

紧急撤离以后怀念非洲

原计划在非洲志愿服务两年,但因为战乱局势失控,半年后医疗队被大使馆要求紧急撤离。

方国康一直记得2013年元旦前几天,该国反叛武装已进攻至首都班吉市几十公里外,没有多少准备时间,从收到通知撤离工作岗位赶去机场,只给一个小时。大家穿着短袖衣物上了飞机,辗转三天回到杭州,那一年因为时差关系,他们过了两个元旦。一下子从非洲的夏天到中国的冬天,单衣的大伙落地后冻得发抖,只能靠披着飞机上的一次性小毯子来抵御寒冷。回到家后,他将这张毯子用来装饰桌子,也是对非洲生活的一份纪念。在他的办公室,还悬挂着一幅蝴蝶画,这是他漂洋过海带回来仅有的纪念物,一看到这幅画,就会想到在非洲的种种。

方国康有一个愿望,在退休前,他还想再参加一次援非,“虽然非洲生活条件极度艰苦,但是那里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他说,“作为舟山市政协委员,我为舟山百姓的社会民生尽菲薄之力建言献策,作为援非医疗队员,我曾用一技之长为非洲人民送去中国医生的无私帮助,我觉得这两者的情怀其实是一致的。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这群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坚持心甘情愿?我想正是因为大家心目中一直坚守的那份神圣的使命、那份大爱和责任感。在大家心中,祖国利益永远第一位,中非友谊永远第一位。我们自踏上征程,心中就一直牢记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今后,我们也仍将不忘初心,在国内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另外只要有机会,我们还是会当好‘民间大使',为增进中非人民的友谊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