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部门相继出台配套文件,明确了推进签约服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家庭医生模式”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但要在2020年实现规范签约服务覆盖全市一半人口的目标,亟需进一步完善内在激励和外部支撑机制。
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构建社区卫生20分钟服务圈,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础,建立现代化基本医疗管理制度。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医保政策差异化支付力度,及时调整价格政策,引导基本医疗到社区就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
(二)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现有基层卫生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完善县域基层卫生人员统筹机制,妥善解决基层卫生人员特别是偏远海岛地区人员的家庭特殊困难,并根据县域统筹的方式,建立本岛与外岛人员轮换机制。不断充实基层卫生队伍。继续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定向委培工作,放宽基层招聘方式,加大上级医疗机构人才下沉力度,进一步落实城市医生晋职前到基层服务政策。结合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等活动,派遣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到基层为群众服务,并做好基层医护人员的带教指导。发挥舟山群岛网络医院作用,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有效破解海岛偏远地区优质资源共享性差、分级诊疗体系不清、群众看病就诊不便等突出问题。加大培养力度,优化提升现有人员综合能力,弥补基层服务短板。财政安排专项基层人才培训经费,加强基层管理干部、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队伍培养。
(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各级医疗机构等要加大签约服务政策宣传力度,让签约服务政策、项目、实惠做到家喻户晓。党政部门公职人员和卫生计生系统更应成为主动签约的表率,积极营造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增强居民对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签约扩面工作顺利推进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