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由来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由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8   浏览次数: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于1959年倡导的,是历史当事人和见证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近代和现代史资料,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
    
政协组织联系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协委员,接触过重要历史人物,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阅历丰富,又来自各个方面,既有军政界人士,又有科技、文教、经济工商等方面的知名人士,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见证人。因此,征集和撰写文史资料,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职责。
     
文史资料是具有统一战线特点的近现代史料。具体表现在三性(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三亲(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上面。
     “
三性,首先是它的统战性。文史资料产生于统一战线,发展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史料性是指它的工作要求与党史、方志等部门不同,它不是研究和编纂历史,而是为历史研究、历史教学、文艺创作提供素材;为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知识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供富有感染力的材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资料。可读性是作为向广大群众普及历史知识而提出的要求。三亲是政协文史资料的又一个重要特色,撰稿人提供的资料必须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东西,而不是文献资料的翻版或结合。三亲资料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所提供的资料,往往是别人难以知道的背景和细节,有较大的权威性,有的资料甚至是某一领域的有代表性的珍品。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任务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已有明确规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出版工作。这里包括四层意思:一是要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这是文史资料工作第一位的、最基础的工作。二是搞好文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征集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社会提供可查阅使用的资料,为文史出版物提供价值较高的资料。三是搞好史料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了使征集来的资料产生社会效益,就需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出版问世。四是搞好发行工作。发行同征集、整理、编辑出版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只有搞好文史资料发行工作,才能扩大文史资料的影响,发挥它的社会效益。
     
文史资料的特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
)政协文史资料是当代人写当代事,这就决定了它是现代史料而不是古代史料。
     (
)政协文史资料在形式上有别于文献史料,但在内容上与文献史料的记载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历史当事人对于文献史料所记载的事件和人物有着直接的、更深一层的了解,有的还是内幕的知情人,因而他们的回忆录有着翔实、具体、生动的特色,这对文献史料可以起到补充、深化和印证的作用,有的甚至可以匡正文献史料的谬误。
     (
)政协文史资料的撰搞人是各界人士,因而它与专门记述某一方面历史的专业史料和行业史料不同,它是一种多领域、多种类的综合性史料。
     (
)政协文史资料不仅为历史研究部门、教学部门、文艺部门提供研究和创作的素材,而且经过加工整理可以直接出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